【史记汲黯全文及翻译】《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中《汲郑列传》记载了汲黯与郑当时两位贤臣的事迹。本文将对《史记·汲郑列传》中关于汲黯的部分进行总结,并附上原文与翻译对照表格,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容。
一、
汲黯,字长孺,是西汉时期著名的谏臣,以刚直不阿、敢于直言著称。他出身于官宦之家,曾担任过中郎、淮阳太守、右内史等职。在朝中,他常常批评权贵,坚持原则,不畏强权,深受百姓爱戴,但也因此遭到一些权臣的忌恨。
汲黯一生以清廉自持、勤政为民为宗旨,虽屡遭贬谪,但仍坚守本心。他的事迹体现了儒家“士不可不弘毅”的精神,也反映了西汉时期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好学,有大节,少时尝为太子洗马。 | 汲黯,字长孺,是濮阳人。他喜好学习,有高尚的气节,年轻时曾担任太子洗马。 |
| 其为人也,少言寡语,不善辞令,然其心直口快,不避权贵。 | 他性格沉默寡言,不擅长言辞,但内心正直,敢于直言,不怕权贵。 |
| 汉武帝时,以贤良方正举,拜为中郎。 | 汉武帝时期,因贤良方正被举荐,任命为中郎。 |
| 后出为淮阳太守,治民如家,不苛刑罚,百姓安之。 | 后来出任淮阳太守,治理百姓如同家人一般,不滥用刑罚,百姓安居乐业。 |
| 久之,复入为右内史,数言事,多不合上意。 | 过了一段时间,又回到朝廷任右内史,多次进言,但多数不符合皇帝心意。 |
| 上怒曰:“汝何以不识时务?”黯曰:“陛下用法太严,臣不能奉诏。” | 皇帝生气地说:“你为什么不懂得时势?”汲黯回答:“陛下用法过于严厉,我无法遵从。” |
| 上曰:“卿真迂儒也!”黯曰:“臣非迂也,乃忠也。” | 皇帝说:“你真是个迂腐的儒生!”汲黯说:“我不是迂腐,我是忠诚。” |
| 黯终不改其志,卒以病免。 | 汲黯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志向,最终因病辞官。 |
三、总结
汲黯的一生体现了古代士人的风骨与操守。他在官场中不随波逐流,敢于坚持正义,虽屡遭贬谪,仍不失本心。他的故事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颂扬,也反映出西汉时期士大夫阶层的精神风貌。通过《史记·汲郑列传》中的记载,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位历史人物的真实形象及其思想价值。
注: 本文内容基于《史记·汲郑列传》原文进行整理与翻译,旨在提供一种通俗易懂的理解方式,便于读者掌握汲黯的历史背景与精神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