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原名】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如《家》《春》《秋》等深受读者喜爱。然而,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巴金并不是他的本名,而是他后来使用的笔名。了解巴金的原名,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这位文学巨匠。
一、总结
巴金的原名是李尧棠,字芾甘。他出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在留学法国期间,他开始用“巴金”作为笔名,意为纪念他在巴黎结识的无政府主义者巴库宁(Bakunin),并以此表达他对社会改革的理想。巴金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信息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原名 | 李尧棠 |
| 字 | 芾甘 |
| 笔名 | 巴金 |
| 出生年月 | 1904年11月25日 |
| 逝世年月 | 2005年10月17日 |
| 籍贯 | 四川成都 |
| 主要作品 | 《家》《春》《秋》《随想录》等 |
| 创作特点 | 关注青年成长、批判封建制度、倡导人性解放 |
| 笔名由来 | 纪念无政府主义者巴库宁(Bakunin) |
三、延伸说明
巴金之所以选择“巴金”作为笔名,除了对巴库宁的敬仰之外,也反映了他当时的思想倾向。他早期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旧社会的不满与对新生活的向往。虽然他后来的思想有所转变,但“巴金”这一笔名却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他文学成就的象征。
通过了解巴金的原名及其笔名背后的故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位作家的生平和思想,也能更好地欣赏他的文学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