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讫的词语解释】“收讫”是一个常见于正式文书、合同、发票等场合的词语,主要用于表示某项款项或物品已经收到并确认。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在法律、财务、行政等领域中具有明确的含义和用途。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收讫”的含义及用法,以下将从定义、用法、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其相关信息。
一、词语解释
收讫:指某项款项、物品或凭证已由接收方确认收到,通常用于书面记录中,以证明交易已完成或信息已传递。
- “收”:表示接收。
- “讫”:意为“完毕、结束”。
因此,“收讫”合起来即表示“已经收到并确认完毕”。
二、常见用法
| 使用场景 | 说明 |
| 发票/收据 | “已收讫”表示款项已收到,常用于财务结算。 |
| 合同/协议 | 表示双方已履行相关义务,如付款、交货等。 |
| 行政文书 | 用于证明文件、资料等已被接收。 |
| 法律文件 | 作为证据,表明某项行为已经完成。 |
三、与“收据”的区别
| 项目 | 收讫 | 收据 |
| 定义 | 表示已收到并确认 | 是一种证明收到的书面凭证 |
| 功能 | 说明交易状态 | 具体记录交易内容 |
| 使用方式 | 常见于签名或盖章后注明 | 需要填写详细信息(如金额、时间等) |
| 法律效力 | 可作为交易完成的依据 | 更具法律效力,常用于纠纷处理 |
四、注意事项
1. 准确使用:在正式文件中,“收讫”应写在适当位置,如发票末尾或合同签署处。
2. 避免歧义:若仅写“已收”,可能被误解为“正在接收中”,而“收讫”则更明确表示“已确认收到”。
3. 配合签字或盖章:通常需加盖公章或签字,以增强法律效力。
4. 适用范围:多用于书面交流,口语中较少使用。
五、总结
“收讫”是一个简洁但重要的书面用语,广泛应用于财务、法律和行政领域。它不仅表明了交易的完成状态,也起到了法律证明的作用。正确使用“收讫”有助于提升文书的专业性和严谨性,避免因表达不清而导致的误解或纠纷。
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词语含义 | 表示已收到并确认完毕 |
| 常见用法 | 发票、合同、行政文书等 |
| 与“收据”区别 | 收讫是状态说明,收据是具体凭证 |
| 注意事项 | 准确使用、配合签字、避免歧义 |
| 适用场景 | 财务、法律、行政等正式文书 |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术语或实际应用案例,可参考相关法律条文或专业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