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吴晗生平简介

2025-11-22 21:34:15

问题描述:

吴晗生平简介,跪求大佬救命,卡在这里动不了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2 21:34:15

吴晗生平简介】吴晗(1909年8月11日-1969年10月17日),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义乌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他早年投身革命,后长期从事历史研究和教育工作,尤其在明史领域成就突出。吴晗一生经历丰富,思想激进,曾参与中国民主同盟的筹建,积极参与新中国的文化建设与政治运动。他的学术成果和政治生涯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吴晗生平简要总结

吴晗出生于浙江义乌一个农民家庭,自幼聪慧好学,后考入杭州省立第一中学,逐渐接触到新思想。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师从陈寅恪、钱穆等著名学者,奠定了扎实的学术基础。193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开始系统研究明史。抗日战争期间,他积极投身抗战宣传,发表多篇论文,主张以史为鉴,唤醒民族意识。

新中国成立后,吴晗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并参与《人民日报》的编辑工作,发表大量政论文章。他倡导“用历史教育人民”,强调历史研究的社会功能。1954年,他出版了《朱元璋传》,成为研究明史的重要著作。此后,他担任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等职务,积极参与国家文化建设和政策制定。

然而,1960年代后期,随着政治运动的加剧,吴晗因被指“反党反社会主义”而遭到批判,最终于1969年在狱中去世。1979年,中共中央为其平反,恢复名誉。

吴晗生平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909年 吴晗生于浙江义乌
1929年 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
1937年 毕业后留校任教
1938年 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发表多篇历史评论文章
1940年 出版《明代之农民起义》等学术著作
1949年 新中国成立后,任清华大学教授
1954年 出版《朱元璋传》,成为明史研究代表作
1957年 参与《人民日报》编辑工作,发表政论文章
1960年 担任北京市副市长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受到冲击
1969年 在狱中去世
1979年 中共中央为其平反,恢复名誉

吴晗的一生,是学术探索与政治实践交织的一生。他不仅在明史研究上留下了深刻印记,也在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和政治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晚年遭遇不幸,但其学术贡献和爱国精神仍值得后人铭记。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