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灵王平昼闲居原文及翻译】《武灵王平昼闲居》是出自《战国策·赵策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赵国君主赵武灵王在闲居时与臣子之间的对话,体现了其治国理政的智慧和对人才的重视。本文通过原文、译文以及要点总结的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经典篇章。
一、原文
> 武灵王平昼闲居,公子成(赵国大臣)进曰:“臣闻之,贤者之于人也,能知人之善而能用之;不肖者之于人也,不能知人之善而多疑之。今吾王以天下为家,四海为宅,而欲得贤士以辅国家,何不试之以事?”
> 武灵王曰:“善。”
> 公子成又曰:“臣愿得试之。”
> 武灵王曰:“可。”
> 于是使公子成试之,果能任事,遂以为相。
二、翻译
赵武灵王在一天的闲暇时间独自坐着,公子成进见说:“我听说,贤能的人对待别人,能够识别别人的优点并加以任用;而不贤的人则不能识别别人的优点,反而常常怀疑他们。现在我们大王以天下为家,四海为宅,想要得到贤才来辅佐国家,为什么不试着让他们做些事情呢?”
赵武灵王说:“好。”
公子成又说:“我愿意去试试他们。”
赵武灵王说:“可以。”
于是让公子成去测试那些人,结果他们都能胜任工作,最终被任命为宰相。
三、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战国策·赵策二》 |
| 主题 | 贤才任用与治国之道 |
| 人物 | 赵武灵王、公子成 |
| 故事梗概 | 赵武灵王在闲居时听取公子成建议,通过实践考察人才,最终重用贤才 |
| 核心思想 | 用人要识人、试人、信人,才能真正发挥人才作用 |
| 启示 | 治国需要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避免因猜疑而错失良机 |
四、文章小结
《武灵王平昼闲居》虽短,却蕴含深刻的治国理念。赵武灵王在日常闲居之时并未放松对国家大事的关注,而是积极听取臣子意见,并通过实际工作来考察人才,这种“知人善任”的做法值得后世借鉴。文中通过公子成的建议,强调了“试之以事”是识别贤才的重要方式,同时也反映出赵国当时对人才的重视和开放态度。
该故事不仅展示了古代君主的智慧,也为现代管理提供了重要启示:只有真正了解人才、信任人才、大胆使用人才,才能推动国家或组织不断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