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驷马难追是什么意思】“驷马难追”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后来在民间演变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意思是说一句话一旦说出来,就是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来,强调了言语的严肃性和承诺的重要性。
一、
“驷马难追”原意是指一匹马的车都难以追上,比喻话说出口后无法收回,强调语言的不可逆性。这个成语常用于提醒人们说话要谨慎,一旦承诺或说出的话,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
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诚信和责任感的重视,也在现代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如商业合作、人际交往、法律合同等,用来强调承诺的重要性。
二、表格形式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驷马难追 |
| 出处 | 《论语·颜渊》(演变自“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
| 字面意思 | 一匹马的车都难以追上,比喻话已出口,无法收回 |
| 引申含义 | 强调言语的严肃性与承诺的不可更改性 |
| 使用场景 | 商业谈判、人际关系、法律合同、日常交流等 |
| 延伸意义 | 提醒人们说话要谨慎,言行一致,讲求诚信 |
| 现代应用 | 用于强调承诺的重要性,防止失信行为 |
| 文化内涵 | 体现中国传统对“信”的重视,是儒家思想的一部分 |
三、结语
“驷马难追”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在现代社会,面对快节奏的生活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这句话提醒我们:言出必行,行必有果。无论是口头承诺还是书面协议,都要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