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仰望天空时,常常会好奇头顶这片蔚蓝的空间究竟有多高。地球的大气层是环绕着我们的气体包裹层,它不仅为生命提供了必要的氧气,还保护我们免受宇宙射线和陨石的侵袭。那么,大气层到底有多高呢?
大气层并不是一个明确的界限,而是逐渐变稀薄直至接近太空的一个过渡区域。科学家通常将大气层分为几个主要层次,从地面向上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对流层是我们生活的最底层,也是天气现象发生的地方。它的厚度大约在8到15公里之间,具体取决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接着是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高度约为50公里左右。这里相对稳定,适合高空飞行器运行。
再往上是中间层,高度大约达到85公里。而热层(或称暖层)则延伸至约600公里的高度。最后,在超过这一范围之后,大气变得极其稀薄,进入了所谓的散逸层,这也是大气与外太空的模糊边界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多数人认为地球的大气层大约有数百公里厚,但实际上,大气压力在这个高度已经非常微弱,国际航空联合会定义的“卡门线”——即公认的地球表面与太空之间的分界线,位于距海平面约100公里处。
了解这些信息后,下次当你站在户外凝视天际时,或许能更深刻地感受到我们所居住星球那宽广而又神秘的大气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