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殄天物意思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暴殄天物意思】一、
“暴殄天物”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尚书·武成》:“暴殄天物,贼害百姓。”意思是糟蹋、浪费珍贵的东西,尤其是指浪费自然资源或人类劳动成果。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不珍惜资源、随意破坏或浪费的行为。
在现代语境中,“暴殄天物”多用于形容对食物、财物、环境等的浪费行为,强调节约和保护的重要性。理解这一成语,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使用汉语,也能增强对资源保护的意识。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暴殄天物 |
出处 | 《尚书·武成》 |
原意 | 糟蹋、浪费珍贵的东西 |
现代用法 | 批评浪费资源、破坏自然或劳动成果的行为 |
近义词 | 浪费、挥霍、糟蹋、滥用 |
反义词 | 节约、爱惜、珍惜、保护 |
使用场景 | 描述浪费食物、资源、环境等行为 |
典型例句 | 他把一桌好菜都倒掉了,真是暴殄天物。 |
适用对象 | 人、资源、物品、环境等 |
文化意义 | 强调节约与环保的价值观 |
三、如何理解“暴殄天物”
1. 字面理解
“暴”是残暴、损害;“殄”是灭绝、消灭;“天物”指的是自然界的产物或人类劳动成果。合起来就是“残暴地毁灭自然或人类的成果”。
2. 引申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它常用来形容浪费食物、金钱、时间或资源的行为,尤其强调对宝贵事物的不负责任态度。
3. 现实应用
如餐馆大量剩饭剩菜、过度消费、乱丢垃圾等行为,都可以被看作是“暴殄天物”的表现。
4. 文化背景
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节俭、尊重自然的重视,也反映了古人对资源有限性的认识。
四、结语
“暴殄天物”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在现代社会,面对资源日益紧张的现状,理解和践行“不暴殄天物”的理念尤为重要。通过合理使用资源、珍惜劳动成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