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者鄙的鄙什么意思】“肉食者鄙”出自《左传·庄公十年》中的《曹刿论战》,原文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吃肉的人(指居高位、有权力的统治者)见识浅薄,缺乏远见。其中“鄙”字是关键,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整句话的深意。
一、
“肉食者鄙”中的“鄙”字,意思是“浅陋、目光短浅”。在古代,“肉食者”指的是贵族或统治阶层,他们生活优渥,不需亲自劳作,因此被看作是缺乏远见和智慧的人。曹刿通过这句话批评了当时统治者的短视,强调真正有远见的人应来自民间,而非高官厚禄之徒。
“鄙”在这里不是贬义词,而是客观描述一种状态——即因为身处高位、生活安逸,而缺乏对国家大事的深刻思考和长远规划。
二、表格展示
|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解释 |
| 肉食者 | 指居高位、有权力的人,因生活优渥而能常吃肉类 | 《左传·庄公十年》 | 文言文中常用比喻 | “肉食者”多用于指代统治阶级 |
| 鄙 | 浅陋、见识短浅 | 《左传》 | 古代文言中常见 | 表示对人的评价,带有批评意味 |
| 肉食者鄙 | 指统治阶层见识浅薄 | 《左传·庄公十年》 | 常用于批评统治者 | 强调民间智慧高于权贵 |
三、延伸理解
“肉食者鄙”不仅是对古代政治现象的讽刺,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重要性。曹刿作为普通百姓,却能提出正确的战略建议,说明真正的智慧并不一定来自于权位,而在于对现实的深刻理解和洞察。
在现代语境中,“肉食者鄙”也可以引申为对某些只顾眼前利益、缺乏大局观的领导或决策者的批评。
结语:
“肉食者鄙”中的“鄙”,并非简单的“卑鄙”,而是指“见识浅薄”。它提醒我们,判断一个人的价值不应仅看其地位,更要看其是否有远见和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