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释卷主要人物是谁】“手不释卷”是一个成语,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原意是形容读书勤奋,手中从不放下书本。这个成语常用来赞扬一个人勤奋好学、热爱阅读的精神。
在“手不释卷”的典故中,主要人物是吕蒙。他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要将领,原本并不喜欢读书,后来在孙权的劝导下开始努力学习,最终成为一位有文韬武略的名将。
一、
“手不释卷”这一成语源于三国时期的吕蒙。起初他并不重视读书,但在孙权的鼓励下,他开始认真研读经典,不断积累知识,最终成长为一位文武双全的将领。他的故事被后人传颂,成为勤奋学习的典范。
二、主要人物表格
| 人物 | 身份 | 出处 | 简要介绍 |
| 吕蒙 | 三国时期东吴名将 |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 原本不喜读书,后经孙权劝导,勤奋学习,终成一代名将 |
| 孙权 | 东吴君主 | 《三国志》 | 劝导吕蒙读书,体现其知人善任、重视人才的特点 |
通过这个成语,我们不仅了解了古代士人的学习精神,也看到了一个从武将到学者的转变过程。吕蒙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努力,任何人都能通过学习改变自己,成就一番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