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斯德哥尔摩效应是什么

2025-11-23 20:32:15

问题描述:

斯德哥尔摩效应是什么,求解答求解答,重要的事说两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3 20:32:15

斯德哥尔摩效应是什么】“斯德哥尔摩效应”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最初源于1973年瑞典斯德哥尔摩一家银行发生的一起劫持事件。在该事件中,被劫持的人质对劫匪产生了情感依赖,甚至在获释后仍表现出对劫匪的同情和保护行为。这一现象后来被心理学界称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简称“斯德哥尔摩效应”。

斯德哥尔摩效应通常发生在极端情境下,如绑架、囚禁、虐待等,人质或受害者在长期与加害者接触后,可能会逐渐产生认同感,甚至反过来支持加害者的行为。这种心理机制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帮助个体在高压环境中维持心理平衡。

一、斯德哥尔摩效应的核心特征

特征 描述
情感依赖 受害者对加害者产生情感上的依附或同情
认同感 受害者开始认同加害者的观点或行为
保护欲 受害者可能试图为加害者辩护或提供帮助
忽视威胁 受害者可能忽略自身受到的威胁或伤害

二、斯德哥尔摩效应的形成原因

原因 解释
长期接触 受害者与加害者长时间共处,建立某种联系
生存压力 在极端环境下,受害者可能通过认同加害者来求生
情感操控 加害者可能通过施舍、关心等方式影响受害者情绪
心理防御机制 一种心理自我保护,避免面对现实的痛苦

三、斯德哥尔摩效应的实际案例

案例名称 发生时间 简要描述
斯德哥尔摩银行劫案 1973年 4名人质被劫持5天,后对劫匪表示同情
威廉·凯利案 1980年代 被绑架的女性对绑架者产生感情并协助其逃脱
中国某地绑架案 2010年 被绑架女孩在释放后称“感谢绑匪”

四、斯德哥尔摩效应的影响

影响类型 具体表现
心理层面 受害者出现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社会层面 受害者可能难以重新融入社会,遭受误解或排斥
法律层面 受害者可能因“协助犯罪”而面临法律问题

五、如何识别和应对斯德哥尔摩效应?

方法 说明
专业心理干预 通过心理咨询帮助受害者重建认知和情绪
社会支持 家庭和朋友的支持有助于受害者恢复信心
法律援助 为受害者提供法律保护,防止二次伤害
教育宣传 提高公众对斯德哥尔摩效应的认识,减少误解

总结:

斯德哥尔摩效应是一种在极端情境下出现的心理现象,表现为受害者对加害者的情感依赖和认同。它不仅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危机时,需关注受害者的心理状态,并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与干预。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