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了了出处于哪里】“小时了了”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从小就有才华或表现突出。但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这个成语的出处和具体含义。下面将从出处、释义、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成语出处
“小时了了”最早出自《后汉书·孔融传》。原文如下:
>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吏曰:‘未有记。’文举曰:‘昔先君孔子与君先人同师,故为世交。’吏不能难。后以事见,太守问曰:‘汝何以知之?’文举曰:‘我父祖与君先人有旧。’太守曰:‘吾与君先人亦非旧。’文举曰:‘今既非旧,安得为亲?’太守大笑,遂不责也。其言辞辩给,有智名。时人语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这段话讲的是孔融小时候机智善辩的故事。后来人们用“小时了了”来形容一个人从小聪明伶俐,有才气。而“大未必佳”则是对这种现象的一种调侃或警示,意思是虽然小时候聪明,但长大后未必能成大器。
二、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 小时 | 年幼的时候 |
| 了了 | 明白、聪慧、有才能 |
| 小时了了 | 指一个人从小就很聪明、有才华 |
三、成语用法
- 褒义:用于夸赞某人小时候就表现出非凡的才能。
- 贬义/中性:有时也带有一点讽刺意味,暗示“小聪明”可能不等于“大成就”。
例句:
- 他小时候就显示出过人的才华,真是小时了了。
- 虽然他小时了了,但后来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名人。
四、相关成语对比
| 成语 | 含义 | 与“小时了了”的关系 |
| 少年得志 | 年轻时就取得成功 | 相似,但更强调成就 |
| 天才少年 | 出类拔萃的年轻人才 | 类似,侧重天赋 |
| 大器晚成 | 有才能的人到了晚年才显露 | 与“小时了了”形成对比 |
五、总结
“小时了了”源自《后汉书》,原意是赞美孔融年幼时的机敏与才华,后演变为一个常用成语。它既可以作为褒义词,也可以带有一定讽刺意味。在使用时需根据语境判断其感情色彩。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后汉书·孔融传》 |
| 释义 | 小时候聪明、有才 |
| 用法 | 褒义/中性/略带讽刺 |
| 对比成语 | 少年得志、天才少年、大器晚成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小时了了”不仅是一个有趣的成语,也反映了古人对“早慧”与“成长”之间关系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