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韦编三绝原文

2025-11-18 15:18:34

问题描述:

韦编三绝原文,求快速回复,真的等不了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8 15:18:34

韦编三绝原文】“韦编三绝”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孔子勤奋读书、反复研读《易经》的故事,后来被用来赞扬人学习刻苦、坚持不懈的精神。

一、原文出处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

>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晚年特别喜欢《易经》,他为《易经》作注解,写下了《彖辞》《系辞》《象辞》《说卦》《文言》等篇章。在阅读《易经》时,由于反复翻阅,串连竹简的皮绳(韦编)多次断裂,故称“韦编三绝”。

二、成语释义

项目 内容
成语 韦编三绝
拼音 wéi biān sān jué
出处 《史记·孔子世家》
释义 形容读书勤奋,反复研读,甚至将书页的皮绳都磨断了
引申义 比喻学习认真、刻苦钻研、不畏艰难的精神

三、历史背景与意义

“韦编三绝”最早记载于司马迁的《史记》,虽然其中部分细节可能带有后人附会的成分,但这一故事广泛流传,成为中华文化中重视学习、尊重知识的象征之一。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生致力于教育和经典研究,他的这种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历代文人学者常以“韦编三绝”自勉,强调读书要深入、细致、持之以恒。

四、现代应用

在当今社会,“韦编三绝”不仅仅用于描述古代学者的刻苦精神,也常被用来鼓励人们在学习或工作中保持专注和毅力。无论是学生、研究人员还是职场人士,都能从这个成语中汲取到积极向上的力量。

五、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来源 《史记·孔子世家》
原意 孔子研读《易经》至韦编三断
精神内涵 刻苦学习、不断钻研
当代意义 鼓励坚持、专注与努力
文化价值 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中对知识的尊重

通过“韦编三绝”的故事,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古代学者的学习态度,也从中获得了面对困难时应有的坚韧与执着。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