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是几月几号】“四九”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的一种说法,常用于描述冬至之后的寒冷天气。在民间,人们常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冬季最冷的时候。那么,“四九”具体是指哪个月、哪一天呢?下面我们来详细总结一下。
一、什么是“四九”?
“四九”指的是从冬至开始算起的第4个“九天”。中国传统有“数九”的习俗,即从冬至开始,每九天为一个“九”,共九个“九”,也就是81天,这段时间被认为是全年最冷的时期。
- 一九:冬至后的第一个九天
- 二九:第二个九天
- 三九:第三个九天
- 四九:第四个九天
因此,“四九”就是从冬至开始的第37天到第45天这段时间。
二、四九通常在哪个月份?
由于冬至一般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左右,因此“四九”大致出现在1月中下旬。
| 九数 | 起始日期 | 结束日期 |
| 一九 | 12月22日 | 12月30日 |
| 二九 | 12月31日 | 1月8日 |
| 三九 | 1月9日 | 1月17日 |
| 四九 | 1月18日 | 1月26日 |
> 注:以上日期为大致范围,实际可能因年份和农历有所不同。
三、四九期间的特点
“四九”是全年最冷的阶段之一,气温通常达到最低点。此时,北方地区可能出现大雪、结冰现象,南方也会有寒潮来袭。人们在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保暖,尤其是老人和儿童。
四、小结
“四九”是冬至后第四次九天的周期,大约在1月18日至1月26日之间。这个时间段是冬季最寒冷的时候,也被称为“数九寒冬”。了解“四九”的时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寒冷天气,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四九”并不是指某一天,而是一个时间段,具体日期会根据每年的冬至时间略有不同。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清楚地理解“四九”到底是什么意思以及它发生在什么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