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艾尔伯特活到几岁】“小艾尔伯特”是心理学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案例,源自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John B. Watson)和罗莎莉·雷纳(Rosalie Rayner)于1920年进行的实验。该实验旨在研究人类是否可以通过条件反射来形成恐惧反应,因此被称为“小艾尔伯特实验”。然而,这个实验也引发了伦理上的广泛争议。
尽管小艾尔伯特在实验中表现出对白鼠和其他白色、柔软物体的恐惧,但关于他后来的生活状况,尤其是他到底活到了多少岁,一直是学界和公众关注的焦点。由于当时缺乏详细的记录,以及实验本身存在伦理问题,小艾尔伯特的真实身份和后续生活一直是个谜。
经过多年的调查和研究,一些学者尝试还原小艾尔伯特的身份,并推测他的死亡年龄。目前,最普遍接受的说法是:小艾尔伯特可能活到了大约6岁,但这一结论并未得到确凿证据的支持。
总结:
- 实验背景:小艾尔伯特是华生和雷纳在1920年进行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对象。
- 实验目的:研究恐惧情绪是否可通过条件反射形成。
- 实验过程:通过将白鼠与响亮的声音结合,使小艾尔伯特对白鼠产生恐惧。
- 伦理争议:实验未考虑被试者的长期心理影响,引发道德批评。
- 真实身份:小艾尔伯特的真实身份长期不为人知,直到近年才被部分揭示。
- 死亡年龄:据推测,小艾尔伯特可能在6岁左右去世,但无确切资料证实。
小艾尔伯特相关信息表
项目 | 内容 |
实验名称 | 小艾尔伯特实验 |
实验时间 | 1920年 |
实验者 | 约翰·华生、罗莎莉·雷纳 |
实验对象 | 一名9个月大的婴儿(后被称为“小艾尔伯特”) |
实验目的 | 研究恐惧情绪的条件反射形成 |
实验方法 | 将白鼠与响亮声音结合,使其产生恐惧反应 |
伦理问题 | 未充分保护被试者权益,引发道德争议 |
真实身份 | 1970年代后被确认为“丹尼尔·梅尔兹”(Daniel Albert) |
死亡年龄 | 据推测约6岁(无确切记录) |
学术影响 | 引发对儿童心理学和实验伦理的深入讨论 |
如需进一步了解小艾尔伯特实验的历史背景或其对心理学的影响,建议查阅相关学术文献或权威心理学史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