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宪法是哪一年制定实施的】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制定并开始实施的。这部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的重要法律成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这一信息,以下是对相关内容的总结与对比:
一、
我国现行宪法于1982年正式颁布并实施,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此之前,我国曾于1954年制定了第一部宪法,但在之后的几十年中经历了多次修改和调整。1982年宪法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时国家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制定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这部宪法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与职能等内容,成为国家治理和法治建设的核心依据。自实施以来,它历经多次修正,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但其基本框架和精神内核一直保持不变。
二、相关宪法信息对比表
| 项目 | 内容 |
| 宪法名称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 制定时间 | 1982年12月4日 |
| 实施时间 | 1982年12月4日 |
| 制定机关 |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
| 历史背景 |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亟需建立稳定的法治体系 |
| 主要特点 | 确立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制度;明确公民权利与义务;规范国家机构运行 |
| 修改次数 | 截至2024年,共进行过五次重要修正(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 |
三、结语
1982年宪法的制定和实施,是我国法治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奠定了现代中国政治体制的基础,也为国家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了解这部宪法的历史背景和内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的结构与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