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套叠的症状】小儿肠套叠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多发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尤其是6个月至1岁的儿童。该病是指一段肠管及其系膜套入相邻的肠腔内,导致肠道梗阻、血液循环障碍,严重时可引发肠坏死或穿孔。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对患儿预后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小儿肠套叠常见症状的总结:
一、主要症状
1. 阵发性腹痛
婴幼儿表现为突然剧烈哭闹,持续数分钟后缓解,反复发作。家长常描述为“一阵一阵地哭”。
2. 呕吐
初期可能为胃内容物,后期可能含有胆汁甚至粪样物。
3. 果酱样大便
多出现在发病后的12~24小时内,大便呈暗红色或带血丝,类似果酱状。
4. 腹部肿块
在右上腹或中上腹可触及腊肠样肿块,质地较硬,表面光滑,按压时患儿会哭闹。
5. 全身症状
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发热、精神萎靡、脱水等表现。
二、典型症状总结表
症状名称 | 表现描述 | 发病时间 |
阵发性腹痛 | 突然剧烈哭闹,反复发作 | 发病初期 |
呕吐 | 胃内容物→胆汁→粪样物 | 发病后几小时 |
果酱样大便 | 暗红色或带血丝的大便 | 发病后12~24小时 |
腹部肿块 | 右上腹或中上腹可触及腊肠样肿块 | 发病后数小时 |
全身症状 | 发热、精神差、脱水 | 病情加重时 |
三、注意事项
- 小儿肠套叠发展迅速,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肠坏死、穿孔,危及生命。
- 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是否有异常哭闹、呕吐、排便异常等情况。
- 一旦怀疑肠套叠,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通过早期识别和干预,大多数患儿可以得到良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