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75首有哪些】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古诗75首”是一个常见的学习内容,它涵盖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精华部分。这些诗歌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哲理。掌握这些古诗,有助于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以下是对“古诗75首”的简要总结,并附上表格形式的清单,方便查阅和记忆。
一、古诗75首简介
“古诗75首”通常指的是中国教育部推荐的小学阶段必背的75首古诗词。这些诗歌按照年级进行分类,涵盖的内容包括唐代、宋代、汉代等多个朝代的作品。题材广泛,有写景、抒情、咏物、怀古等,内容丰富,风格多样。
这些古诗大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适合小学生诵读和理解。通过背诵和赏析,孩子们不仅能积累语言素材,还能提升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
二、古诗75首一览表(按常见版本整理)
序号 | 诗名 | 作者 | 类型 |
1 | 《静夜思》 | 李白 | 思乡 |
2 | 《春晓》 | 孟浩然 | 写景 |
3 |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 咏史 |
4 | 《望庐山瀑布》 | 李白 | 写景 |
5 |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 行旅 |
6 | 《赠汪伦》 | 李白 | 友情 |
7 | 《绝句》(两个黄鹂) | 杜甫 | 写景 |
8 | 《绝句》(迟日江山) | 杜甫 | 写景 |
9 | 《忆江南》 | 白居易 | 咏景 |
10 | 《悯农》(锄禾日当午) | 李绅 | 写实 |
11 | 《悯农》(春种一粒粟) | 李绅 | 写实 |
12 | 《江雪》 | 柳宗元 | 写景 |
13 | 《鹿柴》 | 王维 | 写景 |
14 | 《咏鹅》 | 骆宾王 | 咏物 |
15 | 《咏柳》 | 贺知章 | 咏物 |
16 | 《回乡偶书》 | 贺知章 | 抒情 |
17 | 《小池》 | 杨万里 | 写景 |
18 | 《村居》 | 高鼎 | 写景 |
19 | 《所见》 | 袁枚 | 写景 |
20 | 《山行》 | 杜牧 | 写景 |
21 | 《赠刘景文》 | 苏轼 | 抒情 |
22 | 《夜宿山寺》 | 李白 | 写景 |
23 | 《望天门山》 | 李白 | 写景 |
24 | 《别董大》 | 高适 | 友情 |
25 | 《游子吟》 | 孟郊 | 抒情 |
26 | 《春夜喜雨》 | 杜甫 | 写景 |
27 | 《渔歌子》 | 张志和 | 写景 |
28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杨万里 | 抒情 |
29 | 《绝句》(迟日江山) | 杜甫 | 写景 |
30 | 《元日》 | 王安石 | 写景 |
31 | 《题西林壁》 | 苏轼 | 哲理 |
32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 | 苏轼 | 写景 |
33 | 《示儿》 | 陆游 | 抒情 |
34 | 《己亥杂诗》 | 龚自珍 | 抒情 |
35 | 《墨梅》 | 王冕 | 咏物 |
36 | 《竹石》 | 郑燮 | 咏物 |
37 | 《石灰吟》 | 于谦 | 咏物 |
38 | 《泊船瓜洲》 | 王安石 | 抒情 |
39 | 《秋夜将晓出篱门》 | 陆游 | 抒情 |
40 | 《三衢道中》 | 曾几 | 写景 |
41 | 《舟过安仁》 | 杨万里 | 写景 |
42 | 《四时田园杂兴》 | 范成大 | 写景 |
43 | 《乡村四月》 | 翁卷 | 写景 |
44 | 《宿新市徐公店》 | 杨万里 | 写景 |
45 | 《清平乐·村居》 | 辛弃疾 | 写景 |
46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 辛弃疾 | 抒情 |
47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辛弃疾 | 抒情 |
48 |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 王观 | 抒情 |
49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 抒情 |
50 | 《如梦令》 | 李清照 | 抒情 |
51 | 《醉花阴》 | 李清照 | 抒情 |
52 | 《声声慢》 | 李清照 | 抒情 |
53 | 《满江红》 | 岳飞 | 抒情 |
54 | 《过零丁洋》 | 文天祥 | 抒情 |
55 | 《山坡羊·潼关怀古》 | 张养浩 | 抒情 |
56 | 《天净沙·秋思》 | 马致远 | 抒情 |
57 | 《己亥杂诗》 | 龚自珍 | 抒情 |
58 | 《木兰诗》 | 佚名 | 叙事 |
59 | 《十五从军征》 | 佚名 | 叙事 |
60 | 《孔雀东南飞》 | 佚名 | 叙事 |
61 | 《长歌行》 | 佚名 | 抒情 |
62 | 《迢迢牵牛星》 | 佚名 | 抒情 |
63 | 《七步诗》 | 曹植 | 抒情 |
64 | 《凉州词》 | 王翰 | 抒情 |
65 | 《出塞》 | 王昌龄 | 抒情 |
66 | 《芙蓉楼送辛渐》 | 王昌龄 | 抒情 |
67 | 《送元二使安西》 | 王维 | 抒情 |
68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王维 | 抒情 |
69 | 《望洞庭》 | 刘禹锡 | 写景 |
70 | 《浪淘沙》 | 刘禹锡 | 写景 |
71 | 《渔歌子》 | 张志和 | 写景 |
72 | 《逢雪宿芙蓉山》 | 刘长卿 | 写景 |
73 | 《暮江吟》 | 白居易 | 写景 |
74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 | 抒情 |
75 | 《登科后》 | 孟郊 | 抒情 |
三、结语
“古诗75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语言艺术的结晶,更是古人情感与智慧的体现。通过学习这些古诗,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能力。
建议家长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孩子理解诗意,体会情感,而不是单纯地背诵。只有真正理解了古诗的内涵,才能让这些经典作品在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