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好词好句】《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一部讽刺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巅峰之作。全书通过描绘封建社会中士人阶层的种种丑态,揭示了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沦丧。书中语言精炼、人物鲜明,许多句子至今仍被广泛引用。以下是对《儒林外史》中一些经典好词好句的总结与归纳。
一、好词汇总
| 序号 | 好词 | 出处/含义说明 |
| 1 | 荒唐 | 形容行为或言论不合常理,常用于讽刺士人的怪异举动 |
| 2 | 狂妄 | 指人自大、不自量力,常见于描写士人虚荣心理 |
| 3 | 暗哑 | 形容声音低沉、不清晰,用于刻画人物性格或环境氛围 |
| 4 | 风流 | 在古代常指文人风度,但在书中多含贬义,指轻浮放荡 |
| 5 | 穷酸 | 形容人穷困潦倒、迂腐无能,常用于描写落魄士人 |
| 6 | 虚伪 | 描述人物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虚假态度 |
| 7 | 狡黠 | 指人机灵但带有狡诈之意,常用于描写小人嘴脸 |
| 8 | 落魄 | 形容人失意、不得志,多用于描写科举失败者 |
| 9 | 嘲讽 | 全书的主要写作手法,通过幽默与讽刺揭露社会弊端 |
| 10 | 道德沦丧 | 描述社会风气败坏,人心不古 |
二、好句摘录
| 序号 | 好句内容 | 出处/作者 | 说明 |
| 1 | “人生南北苦相逢,却似萍水相逢。” | 第一回 | 表达人生聚散无常,感慨世态炎凉 |
| 2 | “功名富贵,原是身外之物,谁肯舍了金玉锦绣,去寻那清贫淡泊?” | 第五回 | 揭示世人对功名的执着与迷失 |
| 3 | “读书人若只知求功名,便如醉汉骑马,不知方向。” | 第十二回 | 讽刺读书人盲目追求功名,缺乏独立思考 |
| 4 | “这人虽是个秀才,却是个极有才情的,只是性子太傲。” | 第十七回 | 描述一位才华横溢却孤高自许的士人 |
| 5 | “天下英雄,皆在其中;天下豪杰,尽归此地。” | 第三十三回 | 表现科举制度下人才的集中与竞争 |
| 6 | “他一生所学,不过纸上谈兵;一生所行,不过欺世盗名。” | 第四十一回 | 批判那些只会空谈理论、不务实际的人 |
| 7 | “世上最怕的是‘名’字,有了名,便有了利;有了利,便有了祸。” | 第四十九回 | 揭示“名”与“利”之间的因果关系 |
| 8 | “人若无心,何以成事?心若无向,何以立身?” | 第五十四回 | 强调内心信念的重要性 |
| 9 | “读书人若不识字,便是个废物;识了字,又不识得人,也是一场空。” | 第六十二回 | 反思知识与人格之间的关系 |
| 10 | “世间万事,皆从一个‘贪’字起;万恶之源,亦从一个‘贪’字生。” | 第七十二回 | 揭露人性中的贪婪与堕落 |
三、总结
《儒林外史》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深刻的社会批判之作。它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富有哲理的语句,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士人阶层的堕落与腐败。书中“好词好句”不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思想的结晶,值得后人细细品味与思考。
无论是“荒唐”“狂妄”等词语,还是“人生南北苦相逢”“功名富贵原是身外之物”等句子,都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犀利讽刺。这些文字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反复阅读与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