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入声字】入声字是汉语古音中的一种声调类型,属于“四声”之一。在现代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但仍然存在于许多方言中,如粤语、吴语、闽南语等。了解入声字对于学习古诗词、理解方言发音以及研究汉语历史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一、入声字的定义
入声字是指在古代汉语中,发音短促、有明显的“闭口”音节特征的字。这类字在发音时,声调为“入声”,通常以辅音结尾(如-p、-t、-k),因此发音较短且有力。
在《广韵》等古代韵书中,入声字被单独分类,与平声、上声、去声并列,构成“四声”。
二、入声字的特点
1. 发音短促:入声字的发音时间较短,声音不拖长。
2. 结尾有辅音:在古音中,入声字多以-p、-t、-k等辅音结尾。
3. 在普通话中消失:现代普通话中,入声字已并入其他声调(如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4. 在方言中保留:如粤语、闽南语等方言仍保留入声。
三、入声字的现代转化
| 入声字(古音) | 普通话读音 | 所属方言(如粤语) |
| 白 | bái | baak6 |
| 石 | shí | sek6 |
| 色 | sè | sak6 |
| 立 | lì | lap6 |
| 去 | qù | heoi6 |
| 目 | mù | muk6 |
| 六 | liù | lau6 |
| 月 | yuè | jyut6 |
| 百 | bǎi | baak3 |
| 一 | yī | yat1 |
四、如何识别入声字?
1. 查古韵书:如《广韵》《集韵》等,可查到哪些字属于入声。
2. 看方言发音:在粤语、闽南语等方言中,可以听到明显的入声调。
3. 通过字形判断:部分入声字在字形上有明显特征,如“白、石、立”等。
4. 结合诗词诵读:古诗词中常出现入声字,诵读时注意发音短促即可辨别。
五、入声字的意义
1. 古诗文研究:了解入声有助于准确理解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2. 方言学习:掌握入声有助于学习和理解南方方言。
3. 语言演变研究:入声的消失是汉语语音演变的重要标志之一。
总结
入声字是古代汉语中一种独特的声调类型,发音短促且多以辅音结尾。虽然在普通话中已消失,但在许多方言中仍然保留。了解入声字不仅有助于古诗词的学习,也对语言学研究和方言理解有重要价值。通过表格对比可以看出,很多常见汉字在古音中属于入声,但在现代普通话中已发生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