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采薇节选解释】《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其中,《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内容描写的是戍边将士在艰苦环境中思念家乡、渴望归乡的情感。以下是对《诗经·采薇》节选部分的解释与总结。
一、原文节选(《诗经·小雅·采薇》)
>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 心之忧矣,于役无期。
> 不遑启处,猃狁之故。
>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 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 猃狁孔棘,不遑启居。
> 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 猃狁孔棘,不遑启居。
二、文字解释
| 原文 | 解释 |
|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 采摘薇菜,薇菜还很柔嫩。 |
|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 说要回家啊,可是年关已到还不能回去。 |
|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 没有安定的家庭,是因为猃狁的侵扰。 |
|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 没有时间安居,也是因为猃狁的威胁。 |
|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 采摘薇菜,薇菜已经变硬了。 |
|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 说要回家啊,心里却充满忧虑。 |
| 心之忧矣,于役无期 | 心中忧愁,服役没有期限。 |
| 不遑启处,猃狁之故 | 没有时间安顿下来,还是因为猃狁的侵扰。 |
|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 我们的驻守地点不定,没有人能捎信回家。 |
|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 心里非常焦虑,又饿又渴。 |
| 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 怎么不想回家?只是害怕军令的严厉。 |
| 猃狁孔棘,不遑启居 | 猃狁非常紧迫,无法安心休息。 |
三、
《采薇》通过一位戍边士兵的口吻,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诗中反复出现“曰归曰归”,强调了士兵内心强烈的归乡愿望,但现实却因战事频繁而无法实现。同时,“猃狁”是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常与中原发生冲突,成为诗中战争背景的重要因素。
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反映了古代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深刻影响,也展现了诗经时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
四、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作品 | 《诗经·小雅·采薇》 |
| 体裁 | 诗歌 |
| 主题 | 戍边将士思乡之情与战争之苦 |
| 作者 | 不详(相传为周代民歌) |
| 背景 | 周朝时期,面对猃狁入侵,士兵长期戍边 |
| 表现手法 | 反复咏叹、借物抒情(如“采薇”) |
| 情感基调 | 忧伤、思乡、无奈 |
| 文学价值 | 体现先秦诗歌的写实风格与人文关怀 |
这篇《采薇》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古代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具有极高的历史与文学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