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属将军以幼孤】一、
“先帝属将军以幼孤”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原文为:“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这句话的意思是:先帝(刘备)将国家的重任托付给将军(诸葛亮),并将年幼的刘禅(即“幼孤”)交给他辅佐。
从历史背景来看,“先帝属将军以幼孤”反映了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信任与依赖,同时也体现了诸葛亮在蜀汉政权中的重要地位。这一事件不仅是君臣关系的典范,也展现了诸葛亮忠诚、尽责的品格。
二、关键信息整理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三国志·诸葛亮传》 |
| 原文 | “先帝属将军以幼孤” |
| 意思 | 先帝将年幼的太子(刘禅)托付给将军(诸葛亮) |
| 背景 | 刘备临终前,将幼主刘禅和国家大权交给诸葛亮 |
| 人物 | 先帝(刘备)、将军(诸葛亮)、幼孤(刘禅) |
| 历史意义 | 展现了君臣之间的深厚信任与忠诚精神 |
| 文化影响 | 成为后世忠臣典范,常被引用以强调责任与担当 |
三、延伸思考
“先帝属将军以幼孤”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托付之语,更是一种政治信任的象征。它表明刘备在生命最后阶段,将国家的未来寄托于诸葛亮一人之手。这种信任的背后,是刘备对诸葛亮才能与品德的高度认可。
同时,这也反映出当时蜀汉政权内部的不稳定局势。刘备去世后,刘禅年幼,朝政多由诸葛亮主持,这使得诸葛亮肩负起极大的责任。他在《出师表》中写道:“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可见其责任感之重。
四、结语
“先帝属将军以幼孤”是三国时期一段重要的历史记载,体现了刘备与诸葛亮之间深厚的信任关系,也展现了诸葛亮作为一代名臣的责任感与忠诚。这段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关于忠诚、责任与政治智慧的重要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