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全诗的诗眼是什么】《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气势恢宏、意境深远,展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精神风貌。诗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理想和斗争精神,而“诗眼”则是整首诗的核心所在。
一、
《七律·长征》共八句,每句七个字,属于典型的七言律诗。其内容围绕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展开,描绘了红军翻越五岭、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等自然险阻,最终胜利会师的壮丽图景。
在这首诗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一句是全诗的“诗眼”。这句话不仅点明了全诗的主题——红军面对困难毫不退缩;还表达了诗人对红军英勇精神的高度赞扬与赞颂。它贯穿全诗,是整首诗的灵魂所在。
二、诗眼分析表
| 诗句 | 内容解析 | 诗眼作用 |
| 红军不怕远征难 | 直接点明主题,表达红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 全诗核心,统领全文 |
| 万水千山只等闲 | 表达红军视困难为平常,表现乐观主义精神 | 对“不怕”的具体体现 |
| 五岭逶迤腾细浪 | 用比喻手法描写山势之险,反衬红军的坚韧 | 展现长征的艰难 |
| 乌蒙磅礴走泥丸 | 同样用夸张手法,突出红军的无畏精神 | 强化“不怕”的主题 |
| 金沙水拍云崖暖 | 描写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情景,体现智慧与勇气 | 展现战斗中的灵活应对 |
| 大渡桥横铁索寒 | 描写飞夺泸定桥的惊险场面,体现牺牲精神 | 深化长征的艰苦 |
| 更喜岷山千里雪 | 表达红军战胜自然环境后的喜悦 | 展现胜利的希望 |
| 三军过后尽开颜 | 最终胜利的喜悦,是对全诗情感的升华 | 总结全诗,呼应开头 |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七律·长征》的“诗眼”是“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句不仅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也是整首诗的情感核心和精神象征。它凝聚了红军战士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和不屈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更能体会到一种超越时空的革命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