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虎离山的意思】“调虎离山”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军事策略,常用于比喻通过巧妙的手段引诱对方离开原来的位置或阵地,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成语不仅在军事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商业竞争甚至人际关系中也经常被用来形容一种策略性行为。
一、成语解释
调虎离山:原意是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头,以便于捕捉或攻击。后引申为利用计谋引诱敌人离开其有利位置,使其失去优势,便于己方进攻或取得利益。
二、出处与典故
“调虎离山”最早见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使用此计对付曹操的故事。他假意攻打魏国,实则引诱曹军主力离开,从而为蜀军创造战机。这一策略后来成为兵法中的经典战术之一。
三、用法与例句
- 用法:多用于描述在竞争或对抗中,通过诱敌深入或转移目标来获得优势。
- 例句:
- 他故意在会议上提出一个不重要的议题,目的是调虎离山,让对手忽略真正的重点。
- 这个公司通过调虎离山的方式,成功吸引了竞争对手的注意力,从而在市场中占据先机。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词语 |
| 近义词 | 调兵遣将、声东击西、围魏救赵 |
| 反义词 | 原地不动、按兵不动、守株待兔 |
五、总结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调虎离山 |
| 拼音 | diào hǔ lí shān |
| 出处 | 《三国演义》等古代典籍 |
| 含义 | 引诱敌人离开原有阵地,以利己方行动 |
| 用法 | 多用于策略、竞争、军事等领域 |
| 例句 | 他用调虎离山之计,成功分散了对手的注意力 |
| 近义词 | 声东击西、围魏救赵 |
| 反义词 | 守株待兔、按兵不动 |
六、实际应用举例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调虎离山”可以用来形容企业通过制造虚假机会或误导信息,吸引竞争对手的注意力,从而在关键时刻占据优势。例如,某品牌在发布新产品前,故意放出消息说另一款产品即将上市,以此吸引媒体和消费者关注,而真正的产品则悄然推出。
七、结语
“调虎离山”不仅是一个历史成语,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局势时,要学会灵活应对,善于运用策略,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