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颐是指人过了100岁吗】“期颐”是一个汉语词汇,常用于描述人的年龄。很多人对这个词的含义存在误解,以为它就是指人活到100岁。那么,“期颐”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否真的指100岁呢?
以下是对“期颐”一词的总结和分析:
一、什么是“期颐”?
“期颐”最早出自《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这里的“期”意为“期待”或“期望”,“颐”则是“保养、赡养”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人到了一百岁,就进入了需要他人照顾和赡养的阶段。
因此,“期颐”最初指的是人到了百岁高龄,生活需要他人照料的状态。
二、现代语境中的“期颐”
在现代汉语中,“期颐”更多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年事已高,尤其是达到或超过100岁的老人。虽然它的本义是“百岁”,但在日常使用中,人们也常用“期颐”来泛指高寿之人,甚至有时也用于文学作品或正式场合中表达对长寿者的敬意。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期颐”常与100岁相关联,但它更强调的是“老年”和“需人照料”的状态,而不仅仅是年龄数字本身。
三、总结对比
| 项目 | 内容 |
| 含义 | “期颐”原意为“百岁”,表示人到了需要他人照顾的年纪。 |
| 出处 | 《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形容高龄老人,尤其指100岁以上者。 |
| 常见误解 | 认为“期颐”仅指100岁,忽略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
| 文化意义 | 表达对长寿者的尊重,体现传统文化中对老年人的重视。 |
四、结语
“期颐”确实与100岁密切相关,但它的含义远不止于一个年龄数字。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人对长寿和晚年生活的理解。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可以用“期颐”来表达对长者的敬意和祝福。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期颐”一词的真实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