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记承天寺夜游出自和作者简介

2025-05-19 07:43:54

问题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出自和作者简介,求解答求解答,第三遍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9 07:43:54

苏轼的一生充满波折,仕途多舛,但他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这种精神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记承天寺夜游》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却意境深远,通过描写月色下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在逆境中的超然心境。

文章开篇即点明时间与地点:“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寥寥数语便将读者引入了一个静谧的夜晚。接着,苏轼因月色而起兴致,漫步至承天寺,与友人一同欣赏这难得的清幽之景。文中提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通过对月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此外,《记承天寺夜游》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在文章结尾处,苏轼感叹道:“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既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一种讽刺,也是对自己人生际遇的一种感慨。它告诉我们,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和享受生活的心境。

苏轼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派的奔放不羁,也有婉约派的细腻动人。他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至今仍广为传颂;散文方面,《赤壁赋》、《石钟山记》等亦堪称经典。此外,他还擅长书法绘画,在这些领域同样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综上所述,《记承天寺夜游》作为苏轼众多优秀作品中的一部分,不仅展示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知力,更体现了其面对困境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这篇短文虽简练,却意味深长,值得我们反复品味与学习。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