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司徒词语解释

2025-11-23 15:56:18

问题描述:

司徒词语解释,求大佬赐我一个答案,感谢!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3 15:56:18

司徒词语解释】“司徒”是一个具有历史渊源的汉语词汇,最早可追溯至古代官职名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司徒”一词的含义有所变化,但其核心意义始终与“管理、治理”相关。本文将从词义解析、历史演变、现代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词义解析

“司徒”由“司”和“徒”两个字组成:

- 司:意为“主管、掌管”,表示职责或功能。

- 徒:原意为“人、百姓”,后引申为“民众、人民”。

合起来,“司徒”可以理解为“主管民众事务的官员”,即负责民政、户籍、赋税等事务的职位。

二、历史演变

时期 职位性质 主要职责 备注
先秦 官职名称 管理土地、人口、赋税 周代设有司徒之职,为六卿之一
汉代 官职延续 继续掌管民政、户籍 有时与“司空”“司马”并列
隋唐 官职调整 司徒成为三公之一(正一品) 多为虚衔,无实际权力
宋元以后 逐渐废除 不再作为实职 多用于文人雅称或姓氏

三、现代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司徒”已不再作为官职使用,但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仍被提及:

1. 姓氏:如“司徒美堂”是近代著名的华侨领袖。

2. 文学作品:常用于古风小说、影视剧中的古代官职设定。

3. 文化符号:象征古代行政体系,常用于历史类文章或讲解中。

四、总结

“司徒”一词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从古代官职到现代文化符号,其意义不断演变。了解“司徒”的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语言文化。

附表:司徒词义及演变简表

项目 内容
词义 主管民众事务的官职
出处 先秦《周礼》
历史作用 民政、户籍、赋税管理
现代用法 姓氏、文学引用、文化符号
重要性 体现古代政治结构与社会管理方式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司徒”不仅是古代官职的名称,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值得我们在学习和研究中加以关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