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间是哪几年的】“十一五”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简称,是国家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实施的重要发展战略。这一时期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阶段,也是国家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
“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为中国经济转型、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等方面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今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对“十一五”时间段的总结,并附上相关数据表格,帮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这一时期的基本情况。
一、
“十一五”规划从2006年开始实施,到2010年结束,共历时五年。这五年间,中国在经济、科技、教育、医疗、环保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国家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平衡。
在“十一五”期间,中国GDP总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节能减排目标逐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此外,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对外开放水平等也得到全面提升。
总体来看,“十一五”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为后续的“十二五”乃至“十三五”规划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表格:十一五时间及主要数据(2006-2010)
| 年份 | GDP总量(亿元)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 单位GDP能耗下降率(%) |
| 2006 | 211,923 | 11,759 | 3,585 | 14,302 | -2.1 |
| 2007 | 249,529 | 13,786 | 4,140 | 17,300 | -2.3 |
| 2008 | 296,436 | 15,781 | 4,723 | 22,000 | -3.2 |
| 2009 | 340,507 | 17,175 | 5,153 | 22,300 | -3.7 |
| 2010 | 401,513 | 19,109 | 5,919 | 27,800 | -4.0 |
> 注:以上数据为估算值,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公报。
三、结语
“十一五”是中国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它不仅标志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大幅提升,也体现了国家在发展方式上的深刻转变。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执行,中国在这一时期实现了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为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