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春日偶成注释与赏析】《春日偶成》是北宋理学家程颢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恬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虽短小精悍,却蕴含哲理,体现了程颢“理在气中”的哲学思想。
一、原文
> 春日偶成
> 云淡风轻近午天,
> 傍花随柳过前川。
> 时人不识余心乐,
> 片月微云亦自欢。
二、注释
词语 | 注释 |
云淡风轻 | 形容天气晴朗,风和日丽。 |
近午天 | 指接近中午的天空。 |
傍花随柳 | 随着花儿、柳条行走,形容漫步于春景之中。 |
过前川 | 经过前面的河流或溪流。 |
时人 | 当时的人们。 |
余心乐 | 我内心的快乐。 |
片月微云 | 月亮和云朵,象征自然之景。 |
亦自欢 | 也让人感到愉悦。 |
三、赏析
《春日偶成》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春日的美景,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全诗通过“云淡风轻”、“傍花随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后两句则点明主题:即使是最平凡的自然景象,也能带来内心的愉悦,体现出诗人对生活情趣的重视。
这首诗不仅是一幅春日画卷,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在平淡中见真趣,在自然中悟人生。程颢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安于本心的精神境界。
四、总结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程颢(北宋理学家) |
体裁 | 七言绝句 |
内容 | 描写春日景色,表达闲适心境 |
主题 | 自然之美与内心愉悦 |
风格 | 清新自然,含蓄隽永 |
哲理 | 生活中的美在于心境的平和与感悟 |
结语:
《春日偶成》虽为一首小诗,但其意境深远,语言质朴,体现了程颢“理在气中”的哲学思想。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快乐往往源于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致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