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的资料简介】程颢(1032年—1085年),字伯淳,号明道,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是“二程”之一(另一位为程颐)。他是理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与弟弟程颐共同创立了“程朱理学”,对后世儒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程颢一生致力于讲学和著述,主张“性即理”,强调道德修养与内心自省,其思想成为宋明理学的核心内容。
程颢生平简介()
程颢出生于河南洛阳,自幼聪慧,博学多才。他早年师从周敦颐,后与弟程颐一起研习儒学经典,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程颢注重“格物致知”,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只要通过修养便可恢复本心。他的思想强调内在的道德自觉,主张以“仁”为核心,提倡“存天理,灭人欲”。
程颢曾担任过地方官职,但更倾向于学术研究与教学。他在各地讲学,门下弟子众多,其中不乏后来的理学大家。他的著作包括《明道先生文集》等,虽多散佚,但后人整理出部分内容,成为研究理学的重要文献。
程颢主要信息一览表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程颢 |
字 | 伯淳 |
号 | 明道 |
出生年份 | 1032年 |
逝世年份 | 1085年 |
籍贯 | 河南洛阳 |
身份 | 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
学派 | 理学(与程颐共称“二程”) |
主要思想 | “性即理”、“存天理,灭人欲” |
著作 | 《明道先生文集》 |
影响 | 宋明理学奠基人之一 |
教学地点 | 多地讲学,如洛阳、开封等地 |
弟子 | 高足众多,部分弟子成为理学家 |
程颢的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影响,而且深刻地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他的学说为后来的朱熹等人所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一环。